东王公与西王母共为道教尊神的东王公,又称“木公”,“东华帝君”。究其源,可追溯到战国时期,当时楚地信仰“东皇太一”神,又称“东君”,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(太阳星君),此为东王公之前身。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,后经道教增饰奉为男仙领袖,南、北二宗则奉为始祖。 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,后经道教增饰奉为男仙领袖。据《三教授神大全》卷一释曰:“东华者,以帝君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也,分治东极,居东华之上也。紫府者,职居紫府,统三十五四司,迁转洞虚宫较品真仙也。阳者主东方少阳之气,生化万汇也。帝君者,位东方诸天之尊,君牧众圣,为生物之主”。故《易》曰:“帝出乎震也”。因此有“东华紫府少阳帝君”之称。凡仙有九品,一曰九天真皇,二曰三天真皇,三曰太上真人,四曰飞天真人,五曰灵仙,六曰真人,七曰灵人,八曰飞仙,九曰仙人。凡此品次,初次升仙得道之时,都要“先见金母,后谒木公”,此后才得升入九天,入参三清祖师(殿),就是拜太上而观元始。故汉初有小儿歌谣曰:“著青裙,入天门,揖金母,拜木公”。 来历 《元始上真众仙记》:“……复经二劫,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,出而能言,人形具足,天姿绝妙,常游厚地之间,仰吸天元,号曰太元圣母……太元圣母生天皇十三头,治三万六千岁,书为扶桑大帝、东王公,号曰元阳父。太元圣母又生“九光玄女”,号曰“太真王母(太真夫人[1])”,为西王母,(西王母)乃太元圣母的小女儿,名婉,字罗敷,她与玄都太真王结为夫妻。 《枕中书》 [晋]葛洪《枕中书》,书中称之为扶桑大帝,文曰:“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,生天皇十三头,治三万六千岁,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,号曰元阳父、扶桑大帝,住在碧海之中。” 《仙传抬遗》 《仙传抬遗》说他“冠三维之冠,服九色云霞之服,亦号玉皇君。”《真灵位业图》将其排在上清左位,号曰“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”。显示了其由日神演变而来。 编辑本段情节概述与盘古关系 盘古临死前,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;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;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,照耀大地;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,给夜晚带来光明;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,点缀美丽的夜空;鲜血变成江河湖海,奔腾不息;肌肉变成千里沃野,供万物生存;骨骼变成树木花草,供人们欣赏;筋脉变成了道路;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,供人们使用;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,供人们收藏;汗水变成雨露,滋润禾苗;盘古倒下时,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(在山东),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(在陕西),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(在湖南),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(在山西),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(在河南)。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。所以,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。 [2] 这种说法,古籍文献也有记载。如“昔盘古氏之死也。,头为四岳,目为日月,脂膏为江海,毛发为草木”。桂西一带,今天还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《盘古开天辟地歌》: 盘古开天地, 造山坡河流, 划洲来住人, 造海来蓄水。 盘古开天地, 分山地平原, 开辟三岔路, 四处有路通。 盘古开天地, 造日月星辰, 因为有盘古, 人才得光明。 (引用黄现璠著《壮族通史》) 日神演变 《真灵位业图》将其排在上清左位,号曰“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”。显示了其由日神演变而来。 东王公,号曰“元阳父”。 帝俊妻子一个名叫羲和,住在东方海外的甘渊,生了十个太阳。 太元圣母所生 《路史·前纪一》罗苹注:昔二气未分,螟涬鸿蒙,未有成形,天地日月末具,状如鸡子,混沌玄黄,已有盘古真人,天地之精,自号元始天王,游乎其中。复经四劫,天形如巨盖,上无所系,下无所依,天地之外,辽瞩无端,玄玄太空,无响无声,元气浩浩,如水之形,下无山岳,上无列星,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,展转无方。若无此气,天地不生。天者,如龙旋回云中,复经四劫,二仪始分,相去三万六千里,崖石出血成水,水生元虫,元虫生滨牵,生刚须,刚须生龙。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,名曰玉京山,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,常仰吸天气,俯饮地泉,复经二劫,忽生太元玉女,在石涧积血之中,出而能言,人形具足,天姿绝妙,当游厚地之问,仰吸天气,号曰太元圣母,元始君下游见之,乃与通气结精,招还上宫。当此之时,二气絪缊,覆载气息,阴阳调和,无热无寒,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并不复呼吸,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。大道之兴,莫过于此,结积坚固,是以不朽。金玉珠者,天地之精也。服之能与天地相毕。 对于东王公的来历有诸多记载,《枕中书》称他是元始天尊与太元圣母所生。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《仙传抬遗》又说他为青阳之元气,百物之先也。《酉阳杂俎·前集》卷一和《列仙全传》卷一皆称其讳倪,安君明,钟化于碧梅之上,苍灵之墟。 道教创立后,将东王公纳入神系,称其主阳和之气,理于东方,亦号王公焉。与金母皆挺质太玄,毓神玄奥,于东方溟溟之中,分大道醇精之气而形成,与西王母(太元玉女、太元圣母)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、陶钧万 东王公塑像 物,凡天上、天下、三界、十方,男子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。《尘外记》所说与《列仙传》略同,称东王公居方诸山上,并说方诸山在东梅之内,其诸司命三十五,所以录天上人问罪福,帝君为大司命总统之。山上有东华台,帝君常以丁卯日登台四望学道之品者。 据诸道经记载,东王公又号青童君、东方诸、青提帝君,尊称为“东华紫府少阳帝君”。其诞辰日为农历的二月初六。 《汉尚方镜铭》虽曾有其名,但无事迹记述;最早记其事者为《神异经》。此书托名汉东方朔撰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卷142云:“此书既刘向《七略》所不载,则其为依托,更无疑义。《晋书》张华本传,亦无注《神异经》之文,则并华注亦似属假借。(陈)振孙所疑,诚为有见。然《隋志》载此书,已称东方朔撰,张华注,则其伪在隋以前矣。观其词华缛丽,格近齐梁,当由六朝文士影撰而成,与《洞冥》《拾遗》诸记先后并出。”此书模仿《山海经》体例,分《东荒经》、《东南荒经》等九个篇目,其《东荒经》云:“东荒山中有大石室,东王公居焉。长一丈,头发皓白,人形鸟面而虎尾,载一黑熊,左右顾望。恒与一玉女投壶,每投千二百矫,设有入不出者,天为之嘘;矫出而脱悟(误)不接者,天为之笑。”《中荒经》云:“昆仑之山,有铜柱焉,其高入天,所谓天柱也。围三千里,周围如削。下有石室,方百丈,仙人九府治之。上有大鸟,名曰希有,南向,张左翼覆东王公,右翼覆西王母。背上小处无羽,一万九千里。西王母岁登翼,上之东王公也。”西王母(太元圣母、王母娘娘)东王公之母,母子出游。
神仙大全内容发布系统 Version 1.0